Picocoon

View Original

Waste Island

昨天说到知与行,今天继续这个话题。

所有的摄影技巧书籍里面,但凡谈到构图和色彩都会说到雾和冷色。雾气会带来神秘感,蓝色带来冷感,诸如此类巴拉巴拉——我也在微博里面看到某著名摄影大V谈过雾气,也拿出一些片子来试图作为神秘感的例证,可惜的是他的雾气没有带来任何的神秘(都是西部、冰岛之类的山川+云雾,哪里会有什么雾气带来的神秘感,配合那些绚烂光影和色彩,尽是壮阔了)。这就是知与行的典型偏离,说理论可以头头是道,但是实际应用中出现各种偏差,一口一个特约摄影师、签约摄影师,从这种偏离就可以看出,其实是经验技术不足。可是明明看到他的片子都很成熟啊,怎么都不会想他经验技术不足,对吧,这就是风景摄影师里面最常见到的一种情况(人像完全不了解,不谈)。很多摄影师因为常年只追寻西部(或者冰岛、极地之类等等),只拍这种熟悉的简单的(不好意思,真的是简单的,因为任何人在那里都可以拍出好片)而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对自己的摄影艺术做更深的追求,不愿意挑战各种地点各种环境下的创作,纵然在舒适区内每每挥出安打,一旦环境改变便无法适应,创作不出好作品。

我见过不少摄影师在山上各种美丽,偶有下山后的作品各种平淡甚至难看,我当时还暗自给他们归类为:山景摄影师。这些摄影师都是为了名气和粉丝而去的,不是为了自己的艺术。在一些如何运营自己IG账号(Instagram:国内称INS)的帖子里经常看到一个原则:只发同一类、统一风格的作品。这种功利的摄影必然导致严重的行知偏离,越出名便越不敢挑战舒适区外的世界。

至于对于艺术的追求嘛,有粉丝有钱拿还追求什么鸟艺术,追求艺术的都是不出名的穷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