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ocoon

View Original

Experimental Work

我独有的艺术风格目前依旧在探索中,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某种格式,这个情况接近于10年前的自己——在2015年左右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风格后就基本维持不变到现在,只要拍摄现实主义作品还会是那种熟悉的味道。目前的这种风格虽然我已经开始以画廊形式集合出现,但其实存在很大的巧合性,我依旧还在寻找这里面的相同因素,试图在日后创作时可以把握住这些变量以便控制作品的水准。这一张就是实验性的调整变量的结果,结合去年秋天的经验,发现这种风格似乎不适合明暗反差过大的场景,否则笔触感无法得以体现,果真是这样吗?我还需要更多的试验。

话题一转

这个长假因为夫人去上海学习,为了省钱(泪)我就留在家看门,看书追剧玩游戏,足不出户做个死宅。在看书的时候,因为受到某本书封面上关于作者的各种头衔(知名科普博主之类巴拉巴拉)的引诱,加上是一本分类为社科历史的书,所以就特别想看看。我其实本来很不愿意看国内作者的书,但看到如此推荐(包括知乎),就看一下吧。

因为此书涉及到的历史跨度很大,作者喜欢用他那广博的知识面来介绍各种相关的内容,按道理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大多数读者想必也会很开心,但我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决定放弃阅读了。因为在我熟悉的知识领域内,他所写的东西很多即便不能说“错”,也至少是不严谨和过时的,更别提还有错的知识,甚至一页上有3个地方的知识点出现问题,我想这就是作者涉猎的东西太广导致的各种不精,而写书这种事,尤其是社科类书籍,必须要专精,因为这种知识带来的影响会很大——读者会吸收错误的知识进而引发一连串的认知错误。

这本书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医学一直要说到现代AI,真不晓得后面他怎么写这些东西,这学科跨度和历史跨度大到惊人,一般国外作者真不敢这么写,即便要写也肯定是合著。面对如此不专精的内容居然还有这么多推荐,我想头衔是一个重要点吧,但是,这就让我对他的科普博客的内容感到怀疑了,写书都能这样,博客里的内容有多少可靠度呢?

我一直避免买国人写的社科书,就是因为这些担忧,原以为这些年发展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广泛,所以成书质量应该也比以前高了许多……好吧,不能以偏概全,至少这本书只适合那些在社交圈里卖弄虚假知识面、用一堆名字和专业名词来吓人的家伙们。我还是把这些时间留给游戏和其它的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