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y Blossom 02 / 谈点断舍离

最近因为疫情的缘故(都已经说了三年了……)哪里都没有去,所以也没有什么创作什么东西,也就是上个月底集中创作了一次“我流”作品全部发在了《幻梦之夏》画廊里面,这次还是继续之前没有发完的樱花。

说道樱花就想到了日本、禅宗与前些年一直很火的“断舍离”,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大家疯狂囤货,就有了一些想说的东西。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其思想归根结底是来自于佛教禅宗文化,禅宗并不是日本的东西,它来自于中国,只不过在日本发扬光大并与他们的文化深深结合了起来(嗯,大家习以为常就好,很多东西到那边都被发扬光大了)。那为何说断舍离其本质是禅宗文化呢,我们来看看断舍离的主要诉求:”断“—不买不收不需要的东西,”舍“—扔掉没用的东西,”离“—舍弃欲望,回归到一种极简的生活状态。这种极简以及弃绝欲望恰是禅宗生活的本质。说简单点或者不好听一点,过得像和尚就很断舍离了,当然,不是我们现在的和尚。

禅宗和别的佛教流派最大的一个区别我认为就是,他们自给自足、自耕自种,不依赖于化缘和施舍,在这种简单的田园生活中悟禅,不寻求奢华,满足于贫穷,甘于平淡,与世隔绝,所以才诞生了极简的生活方式,以至于在世界上谈到禅宗与禅,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少即是多(也就是:空即是色。色非女色,为汉字古义,尚留存于日语之中……好吧,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发扬光大。New Age思潮之时被日本禅师引入西方国家,在包豪斯设计学院被再次发扬光大:Less is more),所以极简几乎成为了禅宗文化的代名词。断舍离便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居家生活理念。

但是这个理念与禅宗一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为什么这么说?禅宗生活的几个特点都是建立在其为佛门清净生活的基础之上,断绝了尘世之烦恼,说白了就是世间一切与我无关,我只需专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足矣。在尘世生活之中,这些根本无法做到。比如,生活在城市,处处要钱,为了讨生活就需要工作,有工作就有各种人事往来,有人事便有各种意料之外的琐事,比如亲戚朋友同事的拜访,领导和客户的应酬,甚至还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意料之外的事。现在认为“不需要、没有用”的东西也许在某一个时刻就突然变得紧要起来。当然,你可以认为,需要之时再买不迟,固然不错,买来以后呢?可能一年用不上一回,于是就又要“舍”了,下次用再买?而且极简的生活方式承受不起生活的太大变动,比如缺衣少粮天灾人祸等。此乃日本这种贫富差距很小的国家且国民普遍富足并社会保障完全的特殊待遇。

说白了,有保障de有钱人才玩得起,穷人又没有社会保障,别说舍了,什么都是个宝,指不定哪天就用上。在这次的疫情之中,我想没有哪些人比被封过的人更明白“断舍离”在中国的不现实之处。

倒也不是完全不现实,至少“离”确实在中国很现实——“躺平”即是离,对吧。